打开网页时,用户被要求下载手机APP才能继续浏览全文、不通过手机APP就不能看评论……针对部分网站在用户浏览页面信息时,强制要求下载APP等问题,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行政指导会,督促相关互联网企业进行整改。
“用浏览器登录社交[文]平台查看资讯,发现[章]只能看标题和少量内[来]容,全部内容被折叠[自]隐藏,点击查看就跳[知]出下载APP请求,[嘛]否则就不能正常浏览[答],严重影响使用体验[案]。”北京市朝阳区的[网]马女士告诉记者。
相关部门检测发现,[文]此类问题主要发生在[章]浏览器、新闻资讯类[来]、网络社区类手机A[自]PP上。此前,不少[知]用户反映,一些资讯[嘛]类、知识分享类平台[答]上的链接在微信朋友[案]圈、手机浏览器打开[网]时多数评论留言被折[文]叠,通过影响阅读体[章]验诱导用户下载相关[来]APP。
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[自]2月末,我国国内市[知]场上监测到的APP[嘛]数量已达235万款[答],移动应用开发者数[案]量超过百万。各类A[网]PP在给用户提供多[文]样服务的同时,诱导[章]下载、过度索权等问[来]题也层出不穷,“强[自]制要求下载”等问题[知]便出现在用户面前。[嘛]
“部分互联网企业为[答]推广APP使用,提[案]高下载量、装机量、[网]用户日活量等指标,[文]将浏览内容与下载行[章]为高度绑定,从而达[来]到提高广告营收、企[自]业估值的目的,涉及[知]巨大的商业利益。”[嘛]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[答]实验室信息安全部主[案]任宁华分析。此外,[网]一些企业为追逐利益[文]最大化,通过发布虚[章]假信息内容、恶意推[来]送下载等方式,欺骗[自]、误导或者强迫用户[知]下载APP,甚至是[嘛]未经用户同意或主动[答]选择,自动下载安装[案]APP。
“‘不下载就不让看[网]’‘欺骗、误导或者[文]强迫用户下载’等行[章]为,不仅影响用户阅[来]读体验,而且侵害用[自]户权益。”宁华认为[知],此类行为违反了工[嘛]信部《规范互联网信[答]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[案]规定》中“互联网信[网]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[文]欺骗、误导或者强迫[章]等方式向用户提供互[来]联网信息服务或者产[自]品”“不得欺骗、误[知]导或者强迫用户下载[嘛]、安装、运行、升级[答]、卸载软件”等有关[案]要求,侵害用户合法[网]权益。
如何治理这些违规行[文]为?日前,工信部信[章]息通信管理局出台措[来]施明确要求:不得未[自]经用户同意或主动选[知]择,自动或强制下载[嘛]APP;推荐下载A[答]PP时,应同步提供[案]明显的“取消”选项[网],切实保障用户的知[文]情权、选择权。此外[章],在用户浏览页面内[来]容时,不得通过不让[自]看全文,以及折叠显[知]示、主动弹窗、频繁[嘛]提示、降低体验等方[答]式强迫、误导用户下[案]载、打开APP,或[网]跳转至应用商店,影[文]响用户正常浏览信息[章]。
目前,工信部已组织[来]第三方检测机构持续[自]对整改完成情况进行[知]督促指导,累计完成[嘛]三轮巡查。各主要浏[答]览器类、新闻类、网[案]络社区类APP已改[网]进相关服务,无需用[文]户下载即可直接浏览[章]。
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继续督促相关企业压实主体责任,确保相关问题不反弹、不复发;加强举一反三,完善标准规范,督促企业站在用户角度去研发、设计和改善相关产品服务;将相关问题纳入日常检测,持续对重点问题进行回头看,进一步保障用户权益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2年04月12日 11 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