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国务院安委会制定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、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十五条措施,部署安全防范工作。
这十五条措施对全国[文]安全生产大检查提出[章]了哪些要求?将如何[来]推进本质安全水平提[自]升?对此,记者采访[知]了国务院安委办相关[嘛]负责人。
问:这十五条措施是[答]如何制定出台的?有[案]哪些特点?
答:针对当前安全生[网]产领域的新情况新问[文]题新风险新隐患,国[章]务院安委会对相关法[来]律法规已有规定、以[自]往管用举措和近年来[知]针对新情况采取的有[嘛]效措施进行了全面梳[答]理,从中提炼出安全[案]生产十五条措施。
这十五条措施有五个[网]突出特点:一是突出[文]责任落实。进一步强[章]化党委政府的领导责[来]任、部门的监管责任[自]、企业的主体责任特[知]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[嘛]责任及追责问责。二[答]是突出督查检查。强[案]调要结合年度安全生[网]产考核巡查和专项整[文]治三年行动,立即在[章]全国开展安全生产大[来]检查,深入排查化解[自]风险隐患。三是突出[知]治理违法违规行为。[嘛]强调对违法违规经营[答]建设问题坚决整治,[案]立即开展“打非治违[网]”专项行动,同时对[文]有关高危行业领域违[章]法分包转包行为要严[来]肃查处追责。四是突[自]出源头治理。强调要[知]牢牢守住项目审批安[嘛]全红线,不能有丝毫[答]疏漏;同时强调加强[案]劳务派遣和灵活用工[网]人员的安全管理。五[文]是突出严格执法。重[章]点从整治执法宽松软[来]问题、严肃查处瞒报[自]谎报事故行为、加强[知]监管执法队伍建设等[嘛]方面进一步提出明确[答]要求,并强调要重奖[案]安全生产隐患举报。[网]
问:据了解,国务院[文]安委会正在部署开展[章]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[来],十五条措施对此项[自]工作有哪些具体部署[知]要求?
答:国务院安委会日[嘛]前正式印发通知,部[答]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[案]安全生产大检查。十[网]五条措施中的第六条[文],也专门要求“深入[章]扎实开展全国安全生[来]产大检查”。
这次大检查安排了全[自]面自查、专项督导检[知]查、综合督查和考核[嘛]巡查、“回头看”检[答]查,要求各地区聚焦[案]贯彻落实十五条措施[网],结合本地实际制定[文]细化工作方案,对重[章]大风险隐患和突出问[来]题要建立清单、压实[自]责任、集中攻坚。
在各地自查基础上,[知]国务院安委会将组成[嘛]16个综合检查组,[答]对各地安全生产大检[案]查部署开展情况进行[网]督导检查,并同步开[文]展2021年度省级[章]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[来]工作考核巡查及国务[自]院安委会39个成员[知]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考[嘛]核;10月份还将开[答]展“回头看”检查,[案]推动进一步巩固提升[网]大检查尤其是十五条[文]硬措施的成效。
大检查将始终把防控[章]重大风险、遏制重特[来]大事故作为重中之重[自]、突出客车客船、飞[知]机高铁、大班次煤矿[嘛]、尾矿库“头顶库”[答]、油气储备基地、群[案]租房等重大风险,逐[网]一向有关单位交单子[文]、压责任,坚决守住[章]安全红线底线。针对[来]疫情条件下,部分商[自]场、影院、医院、养[知]老院、学校、幼儿园[嘛]等人员密集场所封闭[答]安全出口、疏散通道[案]的,要求统筹疫情防[网]控和公共安全,立即[文]责令整改。针对当前[章]一些地方和行业领域[来]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建[自]设问题突出,重拳出[知]击开展“打非治违”[嘛],集中整治非法盗采[答]矿产资源、油气管道[案]乱挖乱钻、危化品非[网]法生产运输经营、建[文]筑无资质施工和层层[章]转包、客车客船渔船[来]非法营运等典型非法[自]违法行为。
问:十五条措施对于[知]坚持标本兼治、提升[嘛]本质安全水平有什么[答]具体要求?
答:近期事故多发频[案]发的原因,既有复杂[网]外部环境冲击、企业[文]违法违规行为突出、[章]监管执法不严不实的[来]问题,也是安全生产[自]深层矛盾的集中暴露[知]。十五条措施针对当[嘛]前比较突出的问题,[答]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办[案]法。
比如,针对2019[网]年江苏响水“3・2[文]1”爆炸后,化工产[章]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[来]部转移步伐明显加快[自],但一些地区安全把[知]关不严,危化品事故[嘛]明显增多;今年贵州[答]“1・3”建筑滑坡[案]等事故,暴露出重大[网]项目“边审批、边设[文]计、边施工”等问题[章],十五条措施明确要[来]求,各级发展改革部[自]门要建立完善安全风[知]险评估与论证机制,[嘛]严把项目审批安全关[答],高危项目不得以集[案]中审批为名降低安全[网]门槛;产业转移要符[文]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[章]和地方规划,集中承[来]接地省级政府要列出[自]重点项目清单,组织[知]市县集中检查,不达[嘛]安全标准的不能上马[答]和开工,已经运行的[案]坚决整改。对地方政[网]府违规审批、强行上[文]马的不达标项目,造[章]成事故的要终身追责[来]。
针对近期交通、建筑、矿山等领域事故暴露出的违法分包转包、挂靠资质等违法行为和劳务派遣、灵活用工等存在的安全管理漏洞,十五条措施要求,严格资质管理,坚持“谁的资质谁负责、挂谁的牌子谁负责”,对发生事故的严格追究资质方的责任,遏制出借资质、无序扩张;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,企业集团总部加强对下属企业安全生产的指导、监督、考核和奖惩,不具备条件的不得盲目承接相关业务,对违法分包转包的行为,通报其上级主管部门及纪检监察部门,并依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;生产经营单位要将接受其作业指令的劳务派遣人员、灵活用工人员纳入本单位统一管理,危险岗位要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,未经安全知识培训合格的不能上岗,但不能以安全生产为名辞退农民工。(记者 姚亚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