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(233451D)历史试题答案,知嘛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2023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(233451D)历史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,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知嘛答案。
18.B【考查点】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特征和种间关系。【解析】解法二信息提取[1]在饥饿状态相同的条件下,瓢虫密度2]本实验的自变量为饥饿程度和瓢0.6未饥饿越高,捕食作用率越低,且饥饿24h和虫密度,因变量为捕食作用率,据0.5饥饿24h饥饿48h的捕食作用率均高于未饥饿的0.4饥饿48h图可知,饥饿程度和瓢虫密度共同捕食作用率,故为保证较高的捕食作用兰03决定了瓢虫的捕食作用率,B错误。0.2率,田间防治叶螨时应适当控制瓢虫密0.1度,同时对瓢虫进行适当饥饿处理可提0.012345高防治效果,A、C、D正确。瓢虫密度(头/皿)解法三在四个选项中,B选项设错点明显,本实验的自变量为饥饿程度和瓢虫密度,即饥饿程度和瓢虫密度(而非叶螨密度)共同决定了瓢虫的捕食作用率,则可利用“直选法”快速解题,故选B。
17.D【考查点】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。【解析】参与果醋、果酒、泡菜制作的微生物分别是醋酸菌、酵母菌、乳酸菌,其中酵母菌是真菌,属于真核生物,醋酸菌和乳酸[易错]微生物是指肉眼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,并不是专指细菌。菌为细菌,属于原核生物,A错误;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好氧菌,因此果醋发酵需要有氧条件,B错误;果酒和果醋的发酵温度分别为18~30℃、30~35℃,发酵温度不同,C错误;果酒、果醋、泡菜发酵的主要产物分别为二氧化碳、醋酸、乳酸,这些产物均会使发酵后形成的溶液呈酸性,D正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