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林市2022~2023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模拟检测(23-218C)历史答案,知嘛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榆林市2022~2023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模拟检测(23-218C)历史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,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知嘛答案。
14.1945年,爱因斯坦在得知日本广岛遭原子弹轰炸的消息时,遗憾地说:“我现在最大的感想就是后悔,当初不该给罗斯福写那封信…我当时是想把原子弹这一罪恶的杀人工具从疯子希特勒手里抢过来,想不到现在又将它送到另一个疯子手里。”这反映了A.科学家开始反思战争危害B.战后美国已走上法西斯道路C.核技术使美国占据有利地位D.爱因斯坦崇高的社会责任感【答案】D【解析】据材料,爱因斯坦对于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放原子弹表示强烈不满,这反映了他作为一位科学家基于人类命运的思考的社会责任感,故答案为D项。材料只涉及爱因斯坦个人,并非所有科学家,排除A项;B项不符合史实,排除;材料不能反映核技术使美国占据有利地位,排除C项。
13.1944年8月15日,英、美为了援助华沙起义军,希望向华沙空投武器后能在苏联机场降落,遭到苏联拒绝,英美遂向苏联施压,引起了苏联的不满和反击。这一现象说明A.美苏两国处于冷战状态B.波兰成为大国争夺对象C.反法西斯同盟出现裂痕D.大国关系决定战争结果【答案】C【解析】根据材料,美英希望空投结束后的飞机能在苏联机场降落,遭到苏联拒绝,英美向苏联施压又引起苏联的不满和反击,体现了美英和苏联之间的矛盾,体现了反法西斯同盟出现裂痕,故答案为C项。这一时期,冷战还未开始,排除A项;材料没有体现美英和苏联争夺波兰,排除B项;战争的结果是由交战双方的实力决定的,排除D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