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高三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23·G3DY(新高考)·思想政治-R-必考-HEB 思想政治(六)6答案,知嘛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2023年高三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23·G3DY(新高考)·思想政治-R-必考-HEB 思想政治(六)6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,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知嘛答案。
15.D根据材料“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”“即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都享有否决权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,相较于国联,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强调大国协调作用,故选D项;A项说法过于绝对;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;C项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,与材料时间不符。
18.示例一中华文明具有和平性与包容性的特点。(2分)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交往中,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明对话方式,其精髓就是和平性与包容性。自秦汉以来,汉族与匈奴、突厥、契丹、女真、蒙古、满族等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,主要是基于保护农业生产和捍卫边疆的需要,通常是外族政权被打垮之后,在与中华文明的交往中逐步被同化,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。中华文明善于在承认其他文明的前提下加强对话和交流。例如,从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,唐代已融入中国的社会与文化。中华文明正是依赖这种和平与包容的文明对话模式,取长补短,发展壮大,延绵几千年不断。(10分)示例二中华文明具有宽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。(2分)中华文明源远流长,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著书立说,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,儒、墨、道、法等各学派互相诘难、批驳,形成“诸子百家”的局面;同时,各家彼此吸收、融合,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,这种做法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宽容性。作为中华文明主流的儒家文化,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思想文化,如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“三教合一”的主张,充分体现了儒学对佛道两教的包容。北宋时,儒家学者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,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,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一“理学”,使儒家思想进一步思辨化与哲学化。中华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,兼容并包,具有开放性,丰富了自身的内涵,不断焕发新的活力。(10分)